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1560字。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回答选择题时,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时,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是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所提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诗人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地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美智《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
  1. 下列对“知人论世”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知人论世”的概念最早出自《孟子•万章下》,它的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
  B. “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其写作动机等信息进行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时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 “知人论世”是传统诗歌鉴赏方法,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的方法。
  D.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地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论题“知人论世”,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顺序逐层分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B. 全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重点阐述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作者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例子信手拈来,极具说服力。
  C. 文中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论证了在古诗文教学中,背景简介以及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框架的重要性。
  D. 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作者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和朱熹以“知人论世”的方法读陶渊明的诗,得出陶渊明本是一个愤世嫉俗、豪放的人。
  B. 要想准确理解诗作,就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而不是对作者的作品随意取舍。
  C. 如果不了解诗人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 运用“知人论世”这一诗歌鉴赏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诗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原文找到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然后结合原文理解重要概念,并浏览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一般采用直选法或者排除法。D项,答非所问,D项说的是“知人论世”法的重要性,而不是对其含义的理解。故选D。
  【2题详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各题。
  出纳
  岺燮钧
  周嘉根是社办厂里的老会计,起先做的是出纳。
  周嘉根瘦高,能被一阵风吹倒。他吃鱼嫌腥,放了生姜、黄酒,吃的时候还要闻一闻。在鱼肚子边挑一筷,夹点鱼肉沫子,放到嘴边尝一尝,就算是吃过了。偶然夹一整块鱼肉,近着眼,把大刺拔了,细刺也拔了,进嘴前再端详一番,才放到舌头上,细细地抿着,半晌才下去。
  周嘉根太瘦了,像芦柴棒。有一时,时兴乔其纱,老婆给他做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