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7250字。
武汉市南湖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九月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或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娴熟(shú) 凛冽(lǐn) 摧枯拉朽
B.镌刻(zhuàn) 遗嘱(zhǔ) 翘首(qiào) 眼花撩乱
C.轻盈(yíng) 凌空(líng) 悄然(qiǎo) 惨绝人寰
D.初衷(zhōng) 澎湃(pài) 要塞(sài) 振聋发聩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⑵“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 开来。
⑶那些人 以丑态百出的表演,辱没人类的良知。
A.消灭 舒缓 妄图 B.歼灭 舒缓 企图
C.消灭 舒展 企图 D.歼灭 舒展 妄图
3.下列各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大约1000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B.武汉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风景优美、安全舒适的东湖绿道,成了武汉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C.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法水平大幅提高。
D.在期末复习备考中,不少学生存在着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B.堆石的形象丰富多彩,有孤然傲立者,有纹理多皱、玲珑剔透者,他们或在圆洞门前,或在曲廊转折处,或在庭院墙底,成为古代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点景小品。
C.从《诗经》“亲迎于渭,造舟于梁”,到清代黄仲则的“独立市桥人不知,一星如月立多时”之句,历代诗人词客,为桥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
D.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书生意气正当时
①“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近日,这副对联在微博和微信上热传,不少网友为其中的书生情怀所感动。
②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时间久远、他只能依稀记得对联创作时间是2003 年左右。在陈正宏看来,这副对联是“急就章”,严格来说,从平仄、对仗的角度来看都不工整,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首“打油联”。而如今,这副“打油联”因何在网上不胫而红?
③陈正宏认为这副对联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人们对其中“书生意气”有所共鸣。“书生”这个词,或者说“书生意气”,有些人觉得已经过时了。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个社会需要发展,个人需要发展,书生本色还是需要的。现在社会上有些情况会发生,可能还是跟“书生意气”缺乏有关。
④曾几何时,“读书无用论”是不少人选择在世俗生活中抛弃精神追求的强大理由。“百无一用是书生”,仿佛做学问就意味着穷酸,执着就意味着迂腐。于是,学术圈乱象丛生,抄袭论文、伪造研究成果、重权位代替重学术……种种学术腐败令人痛心。
⑤学术界的种种失范尚且只是管中窥豹,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不仅读书治学如此,人生周遭大小琐事的权重也被置于功利的有色眼镜之下。在不少人那里,考量任何事物的标准都是能带来多大利益,能不能成就功名,能不能制造人生的捷径……殊不知,在这样的人生逻辑下,只要能获取功名,只要能巧取利益,便使尽各种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社会道德底线一再受到冲击。
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副“打油联”的走红,恰恰折射出当下人们的生活对“书生意气”所代表的单纯和底线的透支。于是有人怅惋:“曾经怀抱理想的人,那些真正经历了艰难而仍然存着一点痴念的人,才会真正被触动吧。”
⑦但我们的社会真的已至如此悲凉吗?
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打油联”的走红,也意味着人们对“书生意气”的渴望。“书生”这个词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有着超越字面的意蕴,它代表着正直、理想主义,代表着在世俗生活中不忘仰望星空的胸襟与诗意,也代表着在倒退的道德底线面前拒绝流俗的勇气。这种理想主义、诗意与勇气不仅适用于学术界,更适用于任何时代的现世人生,它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⑨有所共鸣,就当有所渴求:有所渴求,就当有所坚守。“家总是要成,钱总是要挣”,但红尘之中的那一点不可抛却的道德高度和精神追求正是这个社会内在的气蕴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5.下列最能体现“打油联”走红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发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