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200字。
“笔落惊风雨”专题学习综合评价卷
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题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
第一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沟壑(he)、 峥嵘(zheng )、 吮吸(sun)、 逸兴遄飞 (chuan)
B.潦水(lao)、 机杼(zhu )、 哺育(pu)、 因噎废食 (ye)
C.信笺(jian )、 幽咽( yan )、 怆然(chuang)、涸辙而渔(he)、
D. 窈然(yao )、 联袂(mei)、 踟躇(chi chu)、便宜从事(bi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驰骋、义愤填膺、仓皇、飞扬跋扈
B.萦绕、高朋满坐、污秽、信手拈来
C.暮蔼、大放厥词、陨落、针砭时弊
D.胸襟、山清水秀、聆听、良晨美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千首观音》以其绘声绘色的表演,打动了所有观众。
B.要善于抓住机遇,扎实拼搏,才能取得成功;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C.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缺点,也不可与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还会背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吗?
B.电视以强大的冲击力,推出许多影星、歌星、体坛明星、舞星……等众多的星。
C.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D.“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一诗,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年纪为豆蔻年华。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B.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C.农业稳定,是关系到各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等问题。
D.十五年前,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罗中立的《父亲》震动了美术界,也深深扣住了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心。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最杰出的贡献在于文学和史学方面。他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世人把他和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以及唐朝的韩愈、刘禹锡称为唐宋八大家。
B、歌、行、吟、引都是古代诗歌体裁,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都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凭箜篌引》。
C、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多写个人遭遇或男女恋情,代表作家柳永、李清照。
D、骈文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字句两两相对而成,多四六字句,六朝、初唐时盛行,宋人又称四六文,《滕王阁序》就是一篇骈体文。
二、阅读下面相关语段,完成7—10题
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仰韶文化的彩陶艺术转向龙山文化的黑陶艺术。陶器的品种有黑陶、灰陶、红陶等,而以黑陶为大宗。它的制作工艺是以精心采集的黏土,通过水力和风力的冲刷和扬弃,从而成为一种纯化的“漂渍土”,这类材料,其中含铁量和含碱金属氧化物都较高,致使它在制作成型中达到薄而且坚的程度,即所谓“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达到很高工艺水平。
黑陶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