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与”“亲”“子”的用法,掌握“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正确翻译“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人生境界,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做一个有用的人。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天下为公的具体要求。(选贤与能……)
2.难点:“与”字的用法,“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亲”“子”的意动用法,译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词“谋闭”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社会要求我们做四有新人,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那古代要做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学习《大道之行也》一起探讨。
2.简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汇编了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该书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纂。《大道之行也》就是选取其中的一则。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正音:恶(wù,è),矜(guān,jīn)
2.快速读,比赛读
3.明确大意(学生归纳):写了社会行大道的要求
明确: 贤能信睦(选贤……修睦)
各安其所(故不独亲其亲……女有归)
不私不己(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谋闭盗贼(是故谋闭而不兴……外户而不闭)
三、研读课文,领悟内涵
(一)研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指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生译:译文为:当大道推行实施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把品德高尚的人和有才干的人选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