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30字。

  《乡土中国》优秀导学案
  知识目标
  1、《乡土中国》内容与价值介绍。
  2、《乡土中国》的学习规划设计。
  3、阅读方法的指导(浏览、精读、品读)。
  4、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乡土中国》内容与价值,制订《乡土中国》的学习规划设计。
  思维发展与提升: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后续教学做准备,通过介绍五步阅读法指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任务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掌握整本书阅读循序渐进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是巨大的,寻找和现实生活产生勾连,同时展示学生对中国社会感性的体悟与认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以鲜活的示例来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从身边可知可感的情景出发,带领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展示《乡土中国》中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导入相关社会学概念做准备。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兴趣。
  教学难点: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
  一、整体把握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的学术性著作,费老以中西对照的学术视野,扎根乡土本身,经过十几年社会实践与调研,运用社会学方法来整体分析乡土社会。本书重要术语及观点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加以理解,深入理解书中的重要观点对中国社会的诸多现象有基础性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观点是否符合当今需要,可以做深入探究。通过观察《乡土中国》目录的脉络,初步发现费孝通先生选取的研究乡土社会的角度,如从文化角度、家庭与家族的角度、政治的角度、血缘角度、精神角度等等,当然也有同学提出对一些名词的不解,比如什么是“差序格局”?为什么研究乡土社会要从“文字下乡”入手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非常好,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浏览”,先了解要了解书籍与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阅读目录等方式,掌握书的脉络框架,勾画出自己疑惑的问题。
  二、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