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50字。
课时训练15 赤壁赋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绰约/泥淖 壬戌/戍守 船舷/琴弦
B.窈窕/酒肴 追溯/塑像 袅娜/枭雄
C.唱和/和面 绸缪/谬论 遨游/翱翔
D.宝藏/矿藏 慰藉/狼藉 灯盏/蛊惑
答案:D
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chuò/nào,xū/shù,xián;B项读音分别为yǎo/yáo,sù,niǎo/xiāo;C项读音分别为hè/huó,móu/miù,áo;D项读音分别为zàng/cáng,jiè/jí,zhǎn/gǔ。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去
B.倚歌而和之 倚:依,按
C.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后,最终
D.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吃
答案:D
解析:D项,食,享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之
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D.哀吾生之须臾
不知东方之既白
答案:D
解析:A项,……的样子/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C项,介词,在/介词,从;D项,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寄蜉蝣于天地
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
答案:A
解析:A项,侣,名词的意动用法,B、C、D三项均为动词的一般用法。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答案:B
解析:B项属于被动句,A、C、D三项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6.默写课文名句。
(1)月出于东山之上, 。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3)其声呜呜然, , , , 。
(4)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答案:(1)徘徊于斗牛之间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4)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