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20字。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一、夯基训练
1.“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一位美国朋友对中国的一位青年妇女夸奖道。下面最有可能是中国青年妇女听到这样夸奖后的回答的一项是( )
A.谢谢,这件衣服是不错!
B.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国国内买的。
C.谢谢,你真有眼光。
D.我很高兴,我的衣服能得到你的赏识。
解析中国人的含蓄、内敛,会让她抑制内心的高兴而表示谦虚。
答案B
2.下列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
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
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字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D.书信的“署名”部分,写信人应连名带姓都写上,否则就显得不够恭敬。
解析应看对象而定。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朋友写信,末尾用了万事如意。
B.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C.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顿首。
D.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解析“钧裁”用于称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对尊长或上级用)。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 , , , , ,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行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解析⑤是总领句,引起下文;④②总体阐述马的地位及影响;③具体说明马的影响;①“还”表明此处是紧承上句说明马的影响;⑥中的“也”表明此举是对上文的补充说明。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 ,而且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 ,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 ,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
①学习和掌握俗语 ②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 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解析因为②“通俗性和口语性”,所以“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因为④“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大众喜爱;①“学习和掌握俗语”,与“丰富……汲取……”相关;③“运用”带来的结果,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答案B
6.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根据此要求,完成第(1)~(2)题。
(1)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