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410字。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论散文(节选)
  梁实秋
  与“散文”对应的名词,严格地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建筑就是冻凝的诗”。柏拉图的对话录,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也就是一首诗。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限,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有适当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音律。
  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比韵文更为密切。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话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也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无论你有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只消按照规律填凑起来,看的时候行列整齐,读的时候声调铿锵,至少在外表上比较容易遮丑。散文便不然,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Car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伯风(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譬如说《左传》的文字好,好在哪里?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这真是很难解说的。
  1.根据文意,下列对于“散文”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和我们人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天天说的话、写的文章都是散文。
  B.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限制,是最自由的,因此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些。
  C.散文是一种翻译,它能够把我们头脑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呈现出来,最能显现作者真实的个性。
  D.散文的妙处很多,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它比其他文体更有艺术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和散文相对的文体严格地讲应当是“韵文”,而“韵文”和“诗”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
  B.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而号称为诗的,里面的材料却仍然是散文。
  C. 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是相同的,即使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读起来也会感到声调铿锵。
  D. 散文和韵文的区别在于节奏和韵律这些形式要素上的不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对于散文那流动的情感,更是无法把握。
  B.“诗”时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观看体操比赛、欣赏交响乐等也能体会到一种诗意。
  C.要写出好的散文,富于感情、思路清晰都是作者需要把握的重要因素。
  D.伯风说:“文调就是那个人。”因此,提升人品,也有助于提高文品。
  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材料一: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生产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笔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