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30字。
学案三 压缩文段的5题型
“压缩语段”是将一段(或多段)文字按题干要求进行提炼、概括的一种考查形式。“压缩语段”常见的考查形式有:下定义、提炼要点、提取关键词、填充式概括、新闻概写。
题型1 下定义
根据给出的文字,按要求为其中某一概念下定义。有的试题回避了“下定义”的概念,但实质上是变相要求“下定义”。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表达。
[例题1] 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语段可知,“创造”邻近的属概念是“思维和行为活动”,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是“获得成果”,这“成果”又分为“精神性的”和“物质性的”两种,而且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条件。把这些信息整合到一起就构成了“创造”的本质属性。
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题型2 提炼要点
按题干要求对语段内容的要点加以提炼,需要进行3个关注:
①关注话题。任何语段,总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句子或词语往往是要点之一。
②关注中心句或关键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起着关键的作用,或提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总领全篇。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明确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藤摸瓜,找到相应的要点。至于那些为了说明某些必要信息,不得不加上的说明性、修饰性的内容,则应删除,以便凸显主要信息。
③关注同类信息或高频词语。有一些语段,其中有一些较多的相同词语或者内容相近的语句,我们只要把这些相同的词语或相近的内容逐一合并,提炼要点就方便多了。一些重要的内容会在语段中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而关键词语必然会反复出现。
[例题2] [2018·江苏卷]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解析:语段主要论述偏见对于思想的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前两句从正面论述偏见与思想的关系——对于有无思想的人的不同作用。最后一句从反面论述,用比喻说明“不能怀挟偏见”的缺憾。A、B两项表述以偏概全。C项陈述主体错误。
答案:D
题型3 提取关键词
筛选材料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语,这些负载关键信息的词语往往是材料的要点。提取关键词是为适应现代互联网搜索功能而产生的,并为科研学术论文和机关团体公文广泛采用的一种提要形式。提取的关键词要扣住主要信息,即说明(论述)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论述)的目的或事物自身价值。具体方法为:
①仔细研读材料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在关系。明确材料所陈述的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观点,然后尽可能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②将相同与相近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提取概括材料中最主要的信息,可用一句话将材料的内容概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