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10字。
学案一 故事情节赏析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人物性格或主题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一般有三种题型:
一是概括情节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二是分析情节作用分析某一情节或开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三是分析情节构思的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梳理概括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一般有两种:①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如概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某一部分的情节;②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这种试题有时候要求考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有时候要求考生从某一角度对小说情节或情感变化进行概括。
一、考前速记——掌握关于小说情节的基本知识
(一)小说情节结构的常见模式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高考阅读中的小说多采用这种方式。
(2)“欧·亨利”式笔法: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而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3)摇摆模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另外还有横断面式、意识流式、延迟式等类型。在情节结构上具有特殊性的结构模式,如“欧·亨利”式笔法,高考通常放在赏析情节构思中考查。
(二)小说的线索知识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某个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中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等。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是明线和暗线两种方式,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暗线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是“隐藏”着的,也就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间接表现的情节事件。阅读小说时,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情节的关键。见下表:
线索 作用概说 举例
单线结构 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自始至终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有头有尾的情节,使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来。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