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约728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初二语文2019.11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5. 保持答题卷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7分)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悠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táo)▲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
  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激人超越,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yì)▲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曲服!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①(táo)▲汰         ②演(yì)▲ 
  ③甘之如饴(A. tái  B. yí)  ④胆怯(A. què  B. qiè)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改为▲        ②▲改为▲  
  (3)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没有语病?(1分)(▲)
  A.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B. 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激人超越,令人振作,催人奋进。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几外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⑧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名著阅读。(5分)
  【材料一】在我看来,他说的话是真诚、老实的。我有机会核对他的许多话,结果往往发现这些话是对的。他对我进行了几次不太过分的政治宣传,但是同我在“非匪区”所受到的政治宣传比起来,却算不得什么。无论对我写的文章,或拍的照片,他从来不加任何检查,对这优待,我非常感激。他尽力使我弄到能够说明苏区生活的各方面的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在保安》
  【材料二】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红星照耀中国•去前线的路上》
  (1)这两则材料都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材料一】中的“他”是▲(填人名)。(2分)
  (2)【材料二】中的“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精神?它有怎样的内涵?请根据原著内容概括回答。(3分)
  ▲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甲】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能写诗?
  “月明清影里,露冷绿樽前。赖有佳人意,依然似故年。”当你读到这首诗,是否能想到该诗的创作者不是某位古代诗人,而是一个“会作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4月13日,2019年孔学堂联合大会以《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能写诗?》为辩题,再次触发了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敏感神经。(选自《中华诗词》2019年第5期)
  【乙】能让人类失去诗性的不是机器人
  比起自《诗经》《荷马史诗》以来,已经走过了不下三千年的人类诗歌发展史,人工智能尝试用于写诗仅是近些年才有的事。就目前对机器诗歌写作的技术进展和已有成果观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诗歌写作,作为诗歌大家族的新品种、新文类,正丰富着人类的诗意世界,并且注定要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机器诗人不知疲倦的制作能力,会不会造成需求过剩?由于其算法和数据学习的限制,会不会造成类型化的机器写作泛滥?最后,当人工智能的机器写作平台越来越精准、强大和廉价好用,人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偷懒,总是依靠机器来帮自己写诗,包括给女朋友写情诗也请机器帮忙,那很可能导致人类诗性的退化。(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8日)
  (1)读报刊要学会梳理和摘录。阅读【乙】文,摘录关键词语,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