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0字。
李杜诗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步骤:
《峨眉山月歌》
一、请学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
“思君”:怀念友人。由此可以把握诗歌的感情。
二、写作手法
提问:你如何理解诗中的“山月”?
借助山月来抒发思友之情。
介绍“望月怀人”
诗人仰观山上之月色,俯视江中之月影。
举例:李白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这首七绝出现了五个地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峨眉”、“平羌”、“青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贯穿一体,自然流畅地写出了诗人行进的飞动之势,所谓离愁渐远渐无穷,相离愈远,相见愈难,怀人之情越行越浓。
四、熟读成诵
《春夜洛城闻笛》
一、 请大家自主鉴赏这首诗歌
二、 请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明确诗眼“故园情”
这表明诗人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2、把握意象“玉笛”
所谓“闻笛”思乡,悠长的笛声触发了诗人心中悠长的乡愁。类似的诗句还有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关键词
“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
“满”:这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三、 熟读成诵
《客至》
一、介绍诗歌背景,课文注释10。
此诗一扫凝重、沉郁之味,展现了杜甫诗歌的另一面。
二、请学生任选首联和颔联中的一联自主鉴赏
点拨:提醒学生把握暗示性词语“但”、“不曾”、“始”。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写出了绿水环绕、春意荡漾的环境,“皆”字写出了春江水满,江波浩渺、茫茫一片。可是,如此大好春景,却无人和我共赏,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