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2660字。

  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家倘若不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或拘泥(nì)于心理学细节,说出的话便显得很肤浅。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七条教育理念列举出来,不妨称之为教育的箴(jiān)言。
  B.浩瀚(hàn)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zǎi)一瞬,分别却是万劫不复。
  C.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骄傲者往往谦逊(xùn)平和;小智者咄咄(duō)逼人,小善者锱珠必较,小骄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像。
  D.人在寂寞中有两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序;二是享受寂寞,使之成为一种创造的契(qiè)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suì)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休戚相关。因此,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乙】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就必须掌握西方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就必须留意浸润着中华文化精神意境的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手法。
  文学鉴赏也是如此。【丙】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甚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因此,儒家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涵盖      B.休戚相关      C.迎刃而解     D.甚至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B.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至今还没有引起一部分人的重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和处罚的力度。
  C.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都有好处,对缓解“黄金周”出入人流过于集中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有好处。
  D.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要想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关键在于研发领域能否有重大突破。
  5.某中学将于2019年11月25日举行2020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X班班委会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几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3分)
  尊敬的各位家长:
  贵校将于2019年11月25日早8:00在大礼堂举行2020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衷心地诚邀家长到场观礼。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莅临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X班班委会
  2019年11月1日
  (1)           改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