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3490字。

  东台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卷(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香阅读和指尖浏览,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阅读方式的选择,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即阅读场景的变革。以前,人们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比如报纸杂志在办公室里阅读,书籍在家里的书房或者图书馆阅读,时间紧凑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等等。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任何内容。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
  阅读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传统的知识载体——书籍上的图钉被网络撬开了,知识信息漂浮了起来,成为碎片化的存在。网络放大了这些信息碎片,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换句话说,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信息焦虑症也更严重,时间不够用了,注意力也不够用了,读过的信息像手中的沙子一样,记不住、留不下。海量信息缺乏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
  克服“阅读危机”,正确的方式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而是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传统的阅读在这方面显然是有优势的,但电子阅读也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通过构建虚拟的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崭新的阅读体验。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通过微信好友这一“装订方式”,把人群聚集起来,形成信息交互的空间,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它让每一个词语、每一种思想,都能从驳杂的网络信息中迅速进入其坐标位。每一个信息都可以被迅速带入需求者的阅读场景中供其推敲。如今,一些付费阅读APP的成功也启示我们,网络升级了阅读场景之后,获取知识和装订知识的方式也在进化,人工装订知识大有用武之处。比如,一些阅读APP倡导“把书读薄”,通过后台加工,用更加精短的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既让一些经典书籍获得了更多的读者,也为移动阅读增加了文化厚度。
  当今时代阅读场景的变快,提示内容制造方必须以更加用心的方式装订内容,给人们提供新的阅读体验和知识服务。今天,制造信息的技术鸿沟已被网络填平,人人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这也是自媒体崛起的背景。先进的阅读工具非但不会破坏阅读效果,反而会大大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阅读质量。网络时代的阅读,可以更精彩。
  (摘自《人民日报》, 有改动)            
  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墨香阅读与指尖浏览相比,墨香阅读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
  B. 墨香阅读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阅读地点往往在办公室、书房、图书馆里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C.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阅读已经完全成为一种现实。
  D. 墨香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传统知识载体网络化,知识信息漂浮与碎片化,这是阅读场景变化引发的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
  B. 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阅读心态的改变就是指在阅读时感觉时间不够用了。
  C. 在网络放大信息碎片的时代,指尖浏览让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信息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
  D. 要想克服“阅读危机”,我们就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微信朋友圈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阅读体验。
  B. 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现在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越来越多。
  C. 一些阅读软件倡导“把书读薄”,不但增强了文化的经典型,也强化了价值的厚重感。
  D. 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企业持续推出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对推动经济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拉动消费、便利和丰富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会议要求有关方面进一步顺应社会期盼,继续深挖潜力,抓紧再出台一批提速降费新措施,加大电信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
  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网络提速降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