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370字。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20分)
  1.(8分)回眸往事,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对我们至为重要的人:①对鲁迅而言,是身处异国他乡时正直热忱、②没有狭(ài)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对朱德先生而言,是出身佃农但不辍劳作、宽厚仁慈并竭尽所能支持他的母亲;③对玛丽??居里而言,是陪伴她在夏天(zào)热冬天严寒的旧棚屋中和她一同殚精竭虑追寻“镭”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对托尔斯泰而言,或许穷其一生探索和审视的自我才是他最重要的灵魂伴侣;对朱自清而言,是那个头戴黑布小帽,④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步履蹒(shān)的父亲。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狭ài     ②     zào热       ③蹒shān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热忱     (A.chén  B.zhěn)
  ②不辍劳作     (A.chuò  B.zhuì)
  ③殚精竭虑     (A.dǎn  B.dān)
  (3)语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方周末》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责任”为基本理念,是中国深具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新闻周报。
  B.宁波自2005年被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已连续五次蝉联该荣誉,第六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评工作即将展开,大美甬城能否再次摘得桂冠,我们拭目以待。
  C.据相关部门分析,造成兰州大气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不尽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二是由特殊的地理地貌和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三是因为脆弱的生态环境。
  D.《单筒望远镜》是冯骥才继《义和拳》《神灯前传》后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力作。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和酝酿,使这部作品呈现出穿越历史文化时空的厚重面貌。
  3.(6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道者,文之根本,志之所之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①     ,     ”,借景抒情,淡泊名利;刘祯在《赠从弟》中“②     ,松柏有本性”,赞叹了傲雪凌霜的松柏;苏轼在《记承天诗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③     ”,传达出内心的丝丝忧愁和些许旷达。
  诗者,融情于景,吟咏性情也。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④     ,     ”,春花绽放,春草吐绿;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⑤     ,     ”,雄伟壮观,想象瑰丽;崔颢《黄鹤楼》一诗中“⑥     ,     ”,远眺汉阳,绿草如茵。
  4.(3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传记,作者用他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如《野望》中运用商末孤竹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
  二、阅读(55分)
  5.(3分)名著阅读
  写的《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全景式地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场,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     ”火箭将美国“     ”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
  6.(5分)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有同学在阅读中,特别关注这些领袖们的读书生活,他摘录了下面几段话,请阅读并完成相关题目。
  【摘抄一】
  我很小的时候,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十三岁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叫作《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激起我想恢复学业的愿望。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我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
  我决定参加正规军,……,剩下的银饷,我都用在订报纸上,贪读不厌。
  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