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20字。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一)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二)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本文的体裁属于词,浣溪沙是词牌名。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三)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诗中的“征蓬”比喻什么?诗人写征蓬、归雁有何用意?
比喻作者漂泊不定的行踪;而且以蓬雁自比,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雁南飞常引思乡之愁。
2、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独特风光。
(四)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的豪情壮志。
2、“鬓微霜,又何妨!”一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表达词人虽然年纪不轻,但不以为意,仍然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3、词人的“少年狂”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其一劲装出猎,其二千骑相随,其三告知全城百姓齐动,其四自比孙郎射虎。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大力称道?
表达词人效命疆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而且词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另外造语形象,“如满月”形象地写出词人劲射时的英雄气概。
(五)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曹操在这首诗里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
人总是要死的,但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2、哪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像这样的句子你还记住哪些?请写一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