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80个字。

  《蝉》教学设计
  课题 《蝉》 教师
  学科(版本) 语文(人教版2017统编版) 章节 第十九课
  学时 1课时 教学辅助 白板课件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蝉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重点)
  2. 品析作者严谨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重点)
  3. 理解作者对小生灵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难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理念
  1. 先学后教的理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的自主与高效;
  2. 守正出新,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3.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创新和实践。
  (一)1.教学重点分析
  《蝉》一文主要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这两部分来介绍蝉的特点,其中,重点突出的是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同时,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感情色彩,因此,把了解蝉的特点,理清写作顺序以及品析语言作为教学重点。
  2. 解决措施
  ①由质疑“蝉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呢?”引导学生速读全文,自主学习,找关键词,了解蝉的特点;
  ②借助白板中的趣味分类活动,引导学生疏理文章内容,关注文章说明的重点,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③通过朗读文章描写“金蝉脱壳”的段落,再与“金蝉脱壳”的成语解释进行对比,接着引导学生给课文写批注,再借助白板中的手机同步功能,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分析批注,得以突破品析语言这一重点。
  (二)1.教学难点分析
  本文是作者长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的关爱,这种情感与科学精神若非亲身体验是很难理解的。八年级的中学生心智还未成熟,思想比较单纯,社会实践能力还较弱,因此,把理解作者对小生灵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