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60个字。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常用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
  2.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3.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弄清楚愚公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分析人物形象,对文章做个性化的思考与探究。
  3.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耳听江涛的《愚公移山》,想想这是怎样的一段传奇佳话?我们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叹?请随我走进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板书课题)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2.背景资料。
  战国初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在传扬自己的主张时,常运用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这样,寓言就空前繁荣起来。《列子》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知识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