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6300字。
广州市B组十校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鉴赏(共5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Ⅱ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准考证号、考室号等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并在答卷右上角填上座位号。
2.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3.考试结束时,将答卷与作文纸交回,试卷和草稿纸自己带走。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7分)
(一)古诗文默写
1.按要求补出句中空缺部分(10选8,每空1分,共8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            ,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
(3)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执手相看泪眼,            。(《雨霖铃》)
(6)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7)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塞上长城空自许,           。(《书愤》)
(10)吾生也有涯,           。(《庄子·养生主》)

(二)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2—4题(9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写出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的美妙景色。
B、诗的中间两联前者用二二一节奏句式,后者却换了二一二节奏句式,造成了音节节奏变化,使诗歌音调和谐铿锵。
C、诗中描写山中的人事生活,不仅没有打破山中的静谧,反而有一层生动温馨之美。
D、《楚辞·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久留”的句子,诗最后是正用其意,构思巧妙,趣味横生。
3.请指出这首诗的韵脚。(2分)
                                                         
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诗人勾勒的画面
及其意境。(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5—7题(9分)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①    
黄机②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③。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多次受到金兵骚扰和占据。
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③掬:量词,一捧。
5.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中一个“啸”字形象地暗示出作者奔走无果,壮志难伸,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
  B、“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惊”是对“啸”的反应,这是极写长啸的深沉和力度。
  C、想象奇诡,夸张合理是这首小词的显著特色,同时本词情景相生又情景交融。
  D、词人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了起来,并看到了国家命运对个人命运的制约作用,表明了要改变国家命运的目标。
6.上片描写了景物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分)
                                                                  
                                                                 
7.结合诗句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