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22140字。
上海市徐汇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试卷共 8 页,答题纸共 2 页。
2.所有作答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3.用 2B 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水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 积累应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姜夔《扬州慢》)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3)《登金陵凤凰台》中,诗人 (填人名)将目光投向现实,用“ , ” 暗示皇帝被奸佞包围,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解答】故答案为:
(1)冷月无声 (重点字:冷)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重点字:惑)
(3)李白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重点字:蔽)
【点评】《师说》理解性默写: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按要求选择。(5 分)
(1)以下最不可能被老师用以激励学生的诗句是( )。(2分)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2)小区要张贴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你认为以下哪一条最合适?( )(3分)
A.垃圾分类开头难,养成习惯就自然。
B.更多分类促发展,人与环境永和谐。
C.文明上海绿动天下,全程分类美丽万家。
D.实施垃圾管理条例,普遍推行垃圾分类。
二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①在科学的幼年时期,科学的各个复杂的侧面还没有充分展开,人们只能笼统地看到科学与伪科学的基本区别,进而寻求划分它们的简单的经验标准或理性标准。彼时,科学与伪科学之间黑白分明,不容混淆。
②19世纪末,随着牛顿的经典力学基础的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