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10+4850+4430字。
一、基础知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③还有一些参观者 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 竟然 注视 B.消逝 竟然 凝视
C.消逝 居然 凝视 D.消失 居然 注视
答案 D
解析 ①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致没有。消逝:同“消失”,侧重时间上慢慢成为过去。①句中是说“不列颠尼亚”在视线中没有,用“消失”。②“居然”与“竟然”同表出乎意料,“居然”语气更重一些。故选用“居然”。③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③句没有必要“凝视”,“注视”即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爸爸动脉硬化,两只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多年不写东西了。
C.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D.一轮红日从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层林尽染,灿烂的光辉带着一股温暖的气流,冲进村庄。
答案 C
解析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坏事、坏现象不能说“叹为观止”。褒贬误用。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由艺育菁英基金会主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进行。
B.马山县引进了广西菜根谱农业科技公司,随后517亩的供港蔬菜基地在此建起,不仅有力地助推胜利村的脱贫攻坚,还为香港市场提供了
……
一、基础知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 也没有的!
②“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样的心境,应当属于今年的新疆棉农。棉价高时自当果断出手,捂棉惜售只会落个 神伤的下场。明天的棉价,谁知道呢?
③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规范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兴办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放开了民营资本举办 性医院的相关政策。
A.权利 黯然 赢利 B.权利 黯然 营利
C.权力 暗然 赢利 D.权力 暗然 营利
答案 B
解析 第①句选“权利”,重在强调可享受性,与“义务”相对,而“权力”重在可支配性;第②句应选“黯然”,表示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第③句,“赢利”是名词,指所得的利润;“营利”是动词,指谋求利润。③中用“营利”合适。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B.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包身工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油然而生。
C.文章通过鲜明的对比,凸显人物性格,增强讽刺效果,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沆瀣一气,残酷压榨劳动人民血汗的滔天罪行。
D.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上演了一段炫目的传奇,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使4亿人脱离了贫困。
答案 A
解析 A项,活灵活现:形容描绘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此处是形容揭露带工老板们对包身工的欺骗与压榨的卑劣行径,应用“入木三分”。B项,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正确。C项,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
……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沉闷:声音低沉,不响亮)
B.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C.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横亘:横卧)
D.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苛刻的各种身体测试。(苛刻:烦琐)
答案 D
解析 苛刻:(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格。
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B.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C.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答案 D
解析 第二、三、四处的冒号改为逗号。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B.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足为奇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C.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的目标。
D.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答案 B
解析 A项,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使用正确。B项,不足为奇: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不合语境。应改为“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C项,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使用正确。D项,为期不远:规定或算定的时间、期限快要到了。使用正确。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