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学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4课 “探界者”钟扬.doc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doc
第二单元 第4课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doc
第二单元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doc
第二单元 第6课 芣苢.doc
第二单元 第6课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doc
*“探界者”钟扬
课前自主预习
生平
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湖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评价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1.辨析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据史书记载( ),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 )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 )歌载( )舞。
(2)勇于创( )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创( )伤。
答案 (1)zǎi zǎi zài zài (2)chuàng chuāng
2.辨析语境,选用词语。
(1)他是本地知名的企业家,听说他来了,记者们 ,都想着在第一时间写一篇关于这位“一旦决定即 一干到底”的企业家的报道。(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2)读书要注意读第一章,因为第一章往往 ,阐明全书的主旨;写文章要写得短小精悍,最好是直截了当, ,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开门见山 开宗明义)
(3)他经过努力,终于成了一位 的大诗人。今天,他与 的作家秦文君来到我们学校签售作品。(赫赫有名 大名鼎鼎)
答案 (1)闻风而动 雷厉风行 (2)开宗明义 开门见山 (3)赫赫有名 大名鼎鼎
解析 (1)两者都有行动迅速的意思。但“雷厉风行”还有果断、坚决、严格的意思;“闻风而动”只偏重在迅速、敏捷。(2)两者虽然都有“不绕弯子”的意思,但“开门见山”重在提及话题,“开宗明义”重在阐明主旨。(3)两者都形容名气很大,有时可
……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课前自主预习
生平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台湾,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是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的共产党员林正亨之子。林正亨牺牲后,组织上派人将7岁的林为民接到了北京,送进了当时的中央军委保育院。1960年,北京日报在全市中学生里选拔记者,在北京25中上高二的林为民因为成绩优秀被选中,从此开始了42年的首都新闻人生涯。
评价 他一生都奉献给记者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张秉贵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燕京第九景”。
1.辨析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黄佐祥一把拉住王万明,这一刻他的心在颤( )栗,手在颤( )抖,自己幼年丧母,新婚三日告别妻子外出打工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2)他和( )颜悦色,但也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 )稀泥,也不随声附和( )别人。
(3)人参( )苗长得参( )差不齐,还让人参( )观吗?
答案 (1)zhàn chàn (2)hé huò hè (3)shēn cēn cān
2.辨析语境,选用词语。
(1)王文霞对学生如慈母般的关心和 ,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 。(爱戴 爱护)
(2)每年全球会有1200万吨的塑料制品被抛入海洋中,造成 海洋污染,因此目前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最为紧迫 的任务之一。(严重 严峻)
(3)生活中,要有一颗最真挚、善良的心。不论贫穷或富有,不骄不躁,
……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课前自主预习
别具一格 自成一家——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1.农事诗
“农事”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礼记•月令》中也有:“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在《毛诗正义》《孔疏》等文献中都多次提到“农事”一词。“农事”是指耕耘、管理、收获和贮藏等农业事宜。随着文化的不断下移,其作者经历了“宫廷乐师——上层文人——下层文人”的发展阶段。宋朝农技诗的大量出现,表明诗歌这种上层建筑领域中的艺术形式最终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生产,成为传播、推广农业技术的工具。中国古代农事诗可以追溯到《诗经》以前,与《诗经》同时代的或《诗经》之前的古逸诗,在杨慎的《风雅逸篇》、冯惟纳的《风雅广逸》及《诗纪》的前集10卷《古逸》里大都收集到了。杜文澜编辑的《古谣谚》收集了3300余首谣谚,其中有许多农事诗。而各个铜器石刻上的诗篇,大都保存在王国维《两周金石文韵读》、郭沫若的《金文韵读补遗》及《两周金文辞大系》里。
2.廪
廪是贮藏米谷的仓库。中医指喻指脾胃受纳运化之功能,有时单指胃。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 收 新 麦 继 陈 谷①, 赖②有 诸孙③ 麦子成熟了,收割的麦子正好接上陈谷,好在外孙们
替 老 人。 三 夜 阴 霪④ 败 场 替代我在农忙时节赶来帮忙收割。连续多天连绵不断的雨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