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9160字。

  闵行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3)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几句,从对方着笔,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采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中学生李明给《爱语文》杂志投稿并给编辑写一封信,下列各句放在信中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 今向你刊投稿,寄去作品一篇,敬请指正。
  B. 今向你刊投稿,奉上新作一篇,敬请拜读。
  C. 今向贵刊投稿,寄去佳作一篇,敬请拜读。
  D. 今向贵刊投稿,奉上拙作一篇,敬请指正。
  (2)下列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对任何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及其改革,        。
  ①还需要考察政策及改革的实际执行情况
  ②而不可有所偏废或顾此失彼
  ③不仅要考虑到政策设计的初衷
  ④必须同时将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纳入评估框架
  ⑤因此,在评估政策效果时
  A.③④②①⑤    B.②⑤①③④    C.③①⑤④②    D.④③①⑤②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
  殷 实
  ①现代社会是否是一个排斥诗意的社会不得而知,但现代社会对诗歌荣誉、诗人地位的取缔已经是事实。如此的话,关于诗歌的话题也就只能在所谓专业化的语境中自说自听——近三十年来,以“现代”“国际化”为旗号的中国诗人们孜孜以求的,正是“个人 ”“私人”和“纯诗”一类的东西,拒斥通俗,反对大众化审美,梦想与众不同的成就和价值,这本身就为诗歌的命运自设了陷阱。
  ②离开人的尺度,离开对生命的正直与尊严的把握,就会导致精神要素的稀缺,导致精神探求的迷失、停滞。精神的东西不能继续拓展和变化,主观性的内容不见发育成长,对“人”的认知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帮助,“新诗”要么成为新的载道工具、宣传工具,要么只能作茧自缚,渐渐与时代精神隔离,最容易成为新的文化僵尸。百年间,新诗人们扔掉了旧式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