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822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狭隘( ) 热忱( ) 恍惚( ) 坍塌( )
废xū( ) zuó磨( ) 流 tǎng( ) xuàn晕(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或成语(4分)
(1)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 )
(2)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
(3)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
(4)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地带。( )
3.默写(10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3)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子曰:“三人行,必有必有我师焉。 , 。(《论语》十二章。
(5)诸葛亮《诫子书》一文中有两句话的意思常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4.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在横线写出修改后的病句。(2分)
(1)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分)
(一)、名著阅读 (7分)
5.《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一至七回,写孙悟空出世和____________的故事,第八至十二回介绍_________,交代__________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师徒们历经___________难,修成正果。 (4分)
6.下面的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3分)
……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掮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
选文中的“他”是谁?孙悟空不怕扇是因为拿到了的什么宝物?谁给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诗《观沧海》,回答问题。(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耸”同义,为“高”的意思
C.本诗结尾两句,与正文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起深化主题的作用
D.建安文学时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8.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诫子书》,完成9-13题(15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 ( ) (2)淫慢不能励精 ( )
(3)险躁则不能治性 ( ) (4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