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1232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2020.1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篆刻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古老艺术,它以美寓意,以美养心。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篆刻艺术,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古钟博物馆推出了篆刻展。参观前,同学们查找了对篆刻的介绍。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篆刻”一词原为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本指作赋修辞时雕章琢句,后来逐渐演变成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
篆刻艺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古印可谓不jì其数【甲】不同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印章【乙】先秦时期的古玺大开大合,秦印苍劲俊秀,汉印庄严雄浑,唐宋官印屈曲盘旋……可谓 ○1 。篆刻艺术在明清两代好手如林, ○2 :明代的文彭被人奉为“篆刻之祖”,他的篆章秀丽典雅,最具特色,开创了皖派;与文彭齐名的何震,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徽派;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丁敬和邓石如,他们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
篆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重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rónɡ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体现了中国艺术家们的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质。中国篆刻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以上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镌”的读音为“juàn” “jì”应写成“计”
B.“镌”的读音为“juān” “jì”应写成“记”
C.“髓”的读音为“suǐ” “rónɡ”应写成“融”
D.“髓”的读音为“suí” “rónɡ”应写成“溶”
(2)以上文段中画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1处应填“巧妙绝伦” ○2处应填“各成流派”
B.○1处应填“异彩纷呈” ○2处应填“惟妙惟肖”
C.○1处应填“巧妙绝伦” ○2处应填“惟妙惟肖”
D.○1处应填“异彩纷呈” ○2处应填“各成流派”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逗号 【乙】句号 B.【甲】句号 【乙】冒号
C.【甲】冒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冒号
2.同学们在展览中看到一枚古朴的印章(见右图)。这枚印章的印文出自儒家典籍《 》。(1分)
3.在参观中,同学们看到了许多篆刻名家的作品。在感受美的同时,同学们发现这些印文能表明篆刻者们的人生志向、为人准则、高尚情操……请选择一枚印章,谈谈你的理解。(2分)
吴昌硕“心同月光” 邓散木“见素抱朴” 齐白石“叹浮名堪一笑” 郭沫若“惜寸阴”
答:
4.参观后,学校微信公众号准备做一期与篆刻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1)以下是一则新闻的草拟稿。请你概括其主要内容,为同学们做推送。(2分)
9月9日,“印记中国(1949-2019)——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众多精美的篆刻作品令公众穿越历史,记录了70年来新中国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400余件来自专业篆刻工作者、大中小学师生、企业员工和科研单位职工设计创作的篆刻作品集中亮相。从新中国成立之时制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到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作的最新篆刻作品,种类繁多。印章的内容不仅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渝铁路通车、红旗牌轿车制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里程碑事件,还记录了的确良、籼(xiān)型杂交水稻、复兴号等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标志性事件。
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