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90字。

  《离太阳最近的树》
  麻城师范学校
  肖刚建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4.掌握速读的要领,能够在快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词、中心句。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电教法、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运用     图影仪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班级      1107           1108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阿里)的风光,引出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红柳——“离太阳最近的树”。
  导语:这里是地球的第三极,是海拔最高的地方。这里是沙漠和戈壁的世界,这里高寒缺氧,“鸟兽绝迹、驼马遁形”。然而,即使是在这里,也曾有生命昂然不屈,那就是西藏阿里唯一的绿树——红柳——“离太阳最近的树”。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并回答问题
  1.红柳是什么样的?结局如何?
  2.请学生口述文中所讲的故事。
  三、跳读课文,感受红柳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1.找出描写红柳形象的语句,并说说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简析: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