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1-10)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10抓角度记术语突破人物形象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2三角度巧比对突破内容理解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3析层次把关系突破论证分析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4四根据巧推理突破观点推断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5切片比对法巧解综合选择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6细筛选巧推断解答概括分析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7抓比较点提关键词解答比较异同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8 3大步骤解答鉴赏性选择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专题强化训练9理情节明作用突破情节类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强化训练(一)
  论述类文本之命题陷阱
  1.(2019•安徽安庆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晚熟的中国戏曲因其体卑,起初不被官方士大夫所看重,故而批评界对戏曲功能的认识、引导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但传统戏曲在艰难行进中也不乏听到对其呵护的声音。明初朱元璋就盛推《琵琶记》,认为“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味,贵富家不可无”。究其原因,在于高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价值观的引导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事实上,有关风化体的戏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并不乏见,如《五伦全备记》以及史槃的《忠孝记》、姚茂良的《双忠记》等。对这类剧作,来自戏曲批评界的评价虽然毁誉参半,但留给后世的重要财产是把“合世情,关风化”作为评价戏曲的一个重要标准。
  晚熟的中国戏曲,其成长离不开文化母体的哺育,与诗、词、文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好兄弟”。清代孔尚任曾言戏曲“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因此,纵观戏曲批评史,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在艺术层面,传统的批评资源就像幽灵一样萦绕在戏曲上。如作为批评术语的“本色”一词,起初用于批评诗文,后来用于批评戏曲。明代中后期,为克服戏曲界“时文风”和“道学风”泛滥的时弊,曲论家曾围绕戏曲的本色问题展开讨论,或强调必须遵循宋元典范,或强调曲文质朴易懂,或强调戏曲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或强调戏曲作家的风格特色。显然,诗、词、戏曲的本色有差别。本色因文体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意蕴。本色资源是传统的,挪来批评晚熟的戏曲,使得“本色”一词具有了文体上的现代意义。
  下列关于中国“戏曲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戏曲由于体卑起初不被官方士大夫们所看重,这就使得批评界对戏曲功能的认识与引导有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B.有关风化体的戏曲如《五伦全备记》等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并不乏见,戏曲批评界对这类剧作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
  ……
  专题强化训练(三)
  论述类文本之论证分析
  一、(2019•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季羡林提到,“我国各族确属兄弟民族,具有共同的原始葫芦文化传统”。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蕴含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如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实,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的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源远流长的葫芦种植历史。同时,历史文献表明,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给予证实。蒙古族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广泛喜爱。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和装饰工艺品。甚至在美国、日本、南美洲诸国,均可见到葫芦文化的踪迹。
  由此可见,葫芦文化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之一。众所周知,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包容的,但沿线涉及许多个国家,且其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各国在政治体制、宗教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异,亟须共同的文化载体作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中国与其他各国在葫芦实体、葫芦工艺造型的爱好,以及葫芦文化内涵的审美习惯等各方面均存在共识,这种依附在葫芦载体上的文化“共通性”非常宝贵。以葫芦等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加强民间交流,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建立互信、开展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有着悠久而成熟的传统葫芦文化。在中国,葫芦的种植历史和被作为图腾崇拜的历史十分悠久。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
  ……
  专题强化训练(十)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题
  一、(2019•广州高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林掌柜
  贾大山
  林掌柜的“义和鞋庄”不大,只有两间作坊,两间门市。门市柜台上,除了放着算盘、笔砚、账簿,还放着一把特制的小巧玲珑的铡刀。据说,只要顾客问一声:“掌柜的,鞋底里面,垫的是纸是布呀?”林掌柜便微微一笑,一手接过鞋,一手抬起小铡刀,咔嚓一声,把鞋铡作两截,送到顾客眼皮底下看——林掌柜又叫“铡刀林”。可是,在我的记忆里,那把小铡刀从来没有用过,只是那么放着,并且总是擦得明晃晃的。
  一天,我正骑着石头狮子玩耍,杨跛子过来了,一跛一跛地走到林掌柜的柜台前面,说:“买鞋!”
  那天顾客不少,林掌柜见他来了,赶忙拿出几双鞋,让他挑选。他拿起一双鞋,朝柜台上一扔:“铡一双看看!”
  林掌柜望着他,笑而不语。
  “不敢铡?”
  “敢铡。”
  “不敢铡就不是好货!”
  “这么着吧,爷们儿!”林掌柜拿起那双鞋,一面用纸包着,一面笑着说,“这双鞋,拿去穿,钱,不忙给。鞋底磨通了,鞋帮穿烂了,好货赖货一看便知。”话儿也柔和,手儿也利落,话说完了,鞋也包好了,朝他怀里轻轻一扔:“别客气爷们儿,拿着,穿坏了再来拿!”
  杨跛子真的不客气,白白拿走一双鞋!顾客们都很气愤,林掌柜却依然笑着,说:“只当铡了一双。”
  父亲和林掌柜是至交。遇到下雪下雨的天气,或是生意不忙的时候,林掌柜便来我家杂货铺子里闲坐。两人到了一起,就要喝一点酒。“老哥,喝点儿?”“喝点儿,老哥。”他们到里间屋里,在炕上放个小桌,对面坐了,慢慢地喝。我家卖酒,也卖松花、咸蒜、豆瓣酱。每次分别的时候,两人总要互相奉承一句:
  “我最馋你的豆瓣酱。”
  “我最服你的小铡刀。”
  我也深深喜爱林掌柜的小铡刀。有一次,他们喝着酒,我问:“林大叔,你那小铡刀快不快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