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60字。

  2018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三月联考测试卷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树们看着世事变迁,却不曾暗淡自己的心情,她们如若是女子,也定是出(yū)泥而不染的莲花女子!没有青色或白色的树皮,直接就是赤裸裸的树身,且是爆裂到狰狞恐怖的树身,似乎每一道裂痕里都在诉说着存活的不易,似乎每一道裂痕里都流(tǎng)着沉重的往事。然而观其树冠,旧绿新绿,都骄傲地□□着,每一片叶子都是绚丽成花的精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ū)▲泥            流(tǎng)▲
  (2)加点字“裸”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huái      B.luǒ
  (3)文中□□内填入最恰当的一个词是(  ▲ )A.动摇      B.摇曳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2)▲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4)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渔家傲??秋思》中透露出归家无期的悲伤,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句是:
  ▲,▲。
  (6)辛弃疾的《破阵子》这首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7)《十五从军行》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1)寡人谕矣▲             (2)媵人持汤沃罐▲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临表涕零▲
  4.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4分)
  (1)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襁褓——未满周岁的孩子           B.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
  C.及笄——女子18岁成年            D.花甲——六十周岁
  (2)选出对传统文化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2分)
  A.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B.“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八百里”原指牛。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两篇课文都是来自于这部史书。
  D.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
  三、阅读。(55分)
  (一)(10分)
  5.请细读以下文字,将表格中《儒林外史》的人物、情节、形象特征进行一一匹配。将合适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6分)
  人物 情节 形象特征
  (  1▲  ) 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恳求他人带他进去。在贡院内见到两块号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悲从中来,一头撞在号板上不省人事。 迂腐、迷信科举、备受歧视
  范进 五十多岁还是一个童生,几十年应试不中。后来中举,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的状态,被其岳父一巴掌打清醒。
  (  3▲ )
  严监生 (   2▲  ) 吝啬、贪婪、虚伪
  (1)人物选项:A.匡超人    B.周进    C.杜少卿  
  (2)情节选项:
  A.临死前,手伸二指,迟迟不肯咽气。其妾赵氏为他挑掉了灯盏里的一根灯草。
  B.扣压早先卖给邻居家的猪,还让几个儿子把讨猪的邻居打断了腿。
  C.故意用几片云片糕设下圈套,装模作样地说船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赖   了船钱扬长而去。
  (3)形象特征:
  A. 仁德宽厚、慷慨大方。
  B.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趋炎附势。
  C.迷信科举、热衷功名、恃才放旷。
  6.请从以两组名著题中任选一组进行答题。(4分)
  题组一:
  对于一匹来自远方的陌生慧马,它们也视之若自己的邻居,使它每到一处,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慧马保持着最高级的礼仪和文明,但并不拘泥于形式。它们并不溺爱自己的小马,却口传身授关于小马的理性教育。我注意到,我的主人灰马对邻居的小马也跟对自己的小马一样。它们之所以如此,是遵循大自然要它们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