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040字。

  9 劝 学
  平“语”近人
  [习大大语]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意思是学问的根基就好比是弓弩,才能就好比是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年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年青春搏击的能量。
  [经典释义]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这句话出自清朝的文学家袁枚的《续诗品•尚识》。其实就是一个讲怎么样写诗的作品。《尚识》其实讲的就是才、学、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比较完整地表达的话,就是“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什么意思呢?说学问就像弓一样,是发力的,才华像什么呢?才华像箭头一样,是穿刺的。有了这个弓,再有了箭,是不是就能射中靶子呢?还不行,还必须有方向。方向是什么呢?方向就是见识,有了见识做引领,再有弓发力,然后再有箭头去穿刺,这样才能够一举中的,射中目标。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见识做引领,学识做底蕴,才气做锋芒。
  国学经典
  《大学》经典名句解读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注释】 选自《大学》第十二章。上:国君。老老:第一个“老”指敬重,第二个“老”指老人。长长:第一个“长”指尊重,第二个“长”指长辈。弟:即“悌”,孝悌。恤:怜惜,救助。孤:没有父亲。倍:即“背”,违背,背弃。
  【译文】 所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国君敬重老人,人民就会崇尚孝道;国君尊敬长者,人民就会崇尚恭顺;国君怜抚孤儿,人民就不会背弃。
  【赏析】 言传不如身教。齐家的关键是修身,身修才能齐家。治国之道除了教化之外,还需政令,但要以教化为本。这段话是强调国君在治国中的表率作用。在上者有敬老尊长、怜恤孤苦的行为,则人民自会兴起孝、慈、不背之志。为人君者若能洁身自好,修养仁德,实行仁政,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保有天下。这就是国君有道,不令自行,治国之道便是此理。
  诗海拾贝
  长 歌 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诗歌借物言理,认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