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10字。

  《知其不可而为之》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二选修上)
  一、解题导入
  知其不可而为之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学生读)
  什么叫“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明确:明知行不通却还要去做,追问:“而”是什么意思?(却,表转折)
  这句话在文中也曾出现过?请同学们快速找出。
  学生找,读,翻译。
  师:这句话是谁说的?生:晨门
  师:他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请同学说说并读读。
  请一学生回答
  (指导“是”,这,要重读。“者与?”疑问,读出不以为然语气)
  再读体会
  一种语气,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和晨门两种人不同的人生观。那么,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人类似于晨门不同于孔子的人生观?
  学生找并明确
  PPT2
  接舆、长沮、桀溺、丈人、荷蒉者
  二、学习18.618.7(通过隐士对孔子做法的不赞同,体现孔子所为之事的“不可为”)
  PPT3
  学习18.618.7章,
  思考哪些语句体现长沮、桀溺、丈人对孔子的反对,并谈谈理由
  1、刚才我们通过晨门的话,知道他对孔子的反对,这些人也同样对孔子持反对的态度,今天我们选取18.6和18.7两章来学习,请同学们读读长沮、桀溺、丈人所说的话,把这些话翻译给同桌听。
  2、学生自由读,翻译
  3、思考哪些语句体现长沮、桀溺、丈人对孔子的反对,并谈谈理由
  学生回答
  预设1:长沮
  ①曰:“是知津矣。”
  请学生翻译“是知津矣”
  明确:是,这;津,渡口整句解释为“这个人是知道渡口的。
  师追问:长沮的这句话隐含着怎样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认识渡口,犹言识途。问渡口却不告诉他渡口到底在哪里,而说“他该知道渡口在哪里”,潜台词就是孔子既然周游列国,无处不到,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何需问津。
  ②问津即打听渡口,也可引申为探求途径,而孔子周游列国真的找到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了吗?语气之中分明夹杂着一种讽刺和挖苦之意。
  预设2:桀溺
  ①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②请学生用现代汉语说说桀溺的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