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60字。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阳光指标学业水平调研(期末)初二语文试卷
  2020. 01
  注意事项:
  1.本调研卷满分100分,调研时间12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调研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21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7分)
  年度热门词语的评选向来是岁末年初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上榜热词令人眼花( liáo)乱,来源及成因多种多样,但都极具感染力,易于传播使用,呼应并记录着时代变迁。流行语  甲  (A.聚集  B.聚焦)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众关心的话题,除了概念意义外,往往有着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自嘲解嘲的情感色彩。
  有专家指出,年轻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别出( xTn)裁,挥洒才情,语言的创造性空前爆发;大众传媒又助推了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于是,游戏性、娱乐性就成了今年流行语鲜明的语词色彩。年轻的网民们以“娱乐”来放松神经,也以流行语来寻找身份的认同与精神上的  乙 (A.慰藉B.安抚)。《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认为,网络语言也要讲究规范,上榜热词条目应有利于健康的语文生态建设。
  (选自《文汇报》2019年12月9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眼花( liáo)   ▲  乱    ②别出(xTn)  ▲  裁
  (2)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2分)
  甲处的词语是□A□B,  乙处的词语是□A□B。
  (3)专家认为,网络语言也要讲究规范,上榜热词条目应有利于健康的语文生态建设。也有人认为,高频词关注热门话题,从社会文化的镜像中窥见鲜活的网民生活,不必苛求用语规范。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从上图中选择一个热词,加以阐述。(3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8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    ▲    。(郦道元《三峡》)
  ②    ▲    ,万里送行舟。(李白《    ▲    》)
  ③    ▲    ?松柏本有性。(  ▲  《赠从弟(其二)》)
  ④    ▲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⑤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暑假,全班同学到赤壁古战场游学。小苏同学诗兴大发,脱口而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小州同学用杜牧《赤壁》里的诗句反驳道:“    ▲     ,     ▲     。”他认为周瑜的成功带有很大的巧合。
  3.名著阅读。(6分)
  (1)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序言中说:“这些革命青年使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请你以书中的一位“革命青年”为例,阐述斯诺这样说的理由。(2分)
  (2)别林斯基说过:“有真实的地方也就有诗。”请参照示例,结合《昆虫记》中所写的其它昆虫的故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示例:
  《蝉》一文写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它的生活。哪怕长时间在黑暗中艰苦劳作,当它在阳光下歌唱时,就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
  第二部分(3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4-5题。(6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4.《饮酒》“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的“此中”具体指代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3分)
  5.有人说,可以从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中读出陶渊明《饮酒》(其五)里的“悠然”来,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6—8题。(9分)
  (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