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90字。

  解答小说中线索及其作用题的答题技巧
  [课内挖掘]
  本文的故事发生在大革命失败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环境中,展现了冀中平原农民与地主进行尖锐矛盾斗争的艰难历程。故事围绕着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四十八村防汛筑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的凭证古钟,见义勇为的朱老巩挺身而出护钟的情节展开,贯穿课文始终的是朱老巩和冯兰池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护钟和砸钟的矛盾冲突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线索,一线串珠,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清晰明了。
  [考点讲解]
  高考考查小说“分析作品结构”,重点是小说的线索和层次。命题角度主要是确立小说的线索、线索特点及线索的作用。小说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一、考题试做
  (2016•高考全国卷Ⅱ)阅读《战争》,完成题目。
  原文请见《明确学习方向——小说高考怎么考》的“读文示范”部分。
  [考题]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物象的作用。既为枢纽,就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因为是“电话”连接了两人,文中使用的语言描写就更多一些,便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在内容的表达上,更为自由。作用题的答题规范模式:内容或主旨+结构+表达(效果、感情)。具体到小说,就是“主题或内容+情节+人物”。
  [答案] 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二、技巧点拨
  (一)明确此类题型,通过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1.常见设问方式
  (1)(2016•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2015•高考全国卷Ⅰ)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2015•高考湖南卷)文章以什么为叙事线索?
  (4)小说以什么为线索结构全文?
  (5)分析小说的线索特点。
  2.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1)题干中有“明暗线索”“叙事线索”“枢纽”等字样。
  (2)题干中有“好处”“作用”“特点”等字样。
  (二)掌握解题技法
  1.寻找小说的线索
  小说线索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小说的线索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2)以人物心理、情感变化为线索。(3)以事物为线索,即所谓的“物线法”。(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空间、时间为线索。
  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中心词等。
  2.把握小说双线结构模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