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题,约19090字。
佛山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2019.10)
一、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实词(25分)
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喜爱)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
B.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本自无教训(本来)
C. 将军身被坚执锐(穿着)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招致)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加倍)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士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D项中“倍”通“背”,背弃、背叛;兵:兵器、武器。
故选D。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疾病)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免去)
B.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选拔)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
C.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D. 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审讯)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课内文言文实词意义的理解。因为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考场上没有提供相应的文本给学生疏通上下文意,来推测实词的意义,所以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依靠自己对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当然有时候通过对句子本身的语法结构,语意的推测,也可以找出正确的选项。选项A中“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推测“病”字的含义,可以用语法分析法。“病”字本为名词,但它后面带了宾语,处在了谓语的位置,因此,“病”字应是谓语动词,解释为“疾病”,句意不通,可知,该词在这里应该解释为动词“担忧”。“除”字是动词,作谓语,译为拜官,授职。
故选A。
【点睛】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主要由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全有误的一项是( )
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满足)
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懈怠) 是已非人(不)
C.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适合) 秋月春风等闲度(过)
D.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主张)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课内文言文实词意义的理解。因为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考场上没有提供相应的文本给学生疏通上下文意,来推测实词的意义,所以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依靠自己对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当然有时候通过对句子本身的语法结构,语意的推测,也可以找出正确的选项。
B中“殆”是动词,危险;“非”是动词,认为……不对。
故选B。
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全有误的一项是( )
A. 誓天不相负(违背)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
B.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C. 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回头)
D. 今已亭亭如盖矣(伞)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