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30字。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成语熟语专项指导与练习
  ??考点归纳
  归纳1: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学生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归纳2: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
  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
  归纳3:关联词的选用。
  中考试卷大都从两个方面命题:(1)在句子中填写关联词语;(2)判断在具体语境中关联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做好关联词语类试题,我们应注意并思考五个问题:(1)关联是否明确(如“不管”“尽管”“不是……就是……”“不是……而是……”等);(2)搭配是否恰当(如“只要……才……”“只有……就……”等);(3)关联词语是否完整;(4)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5)关联词语所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分句间的意义是否一致。这类考题一般在修改病句中考查。
  归纳4: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在备考期间以课文下的重点注释为主。
  归纳5:正确使用成语。
  意积累熟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熟语(成语)。对于有关熟语(成语)的考题,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遵循两点:(1)切实明确熟语(成语)的含义,这是恰当运用它的前提(2)充分考虑该熟语(成语)所处的语境,看其是否能帮助造句者准确地表情达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课本中出现的成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古今差异比较大的成语要准确把握。
  ??易错易混
  1.词语含义辨别
  2.词语程度辨别
  3.词语适用对象不同
  4.词语范围大小不同
  5.词语色彩不同
  ??解题技能
  (1)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
  (2)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其符合语境义者。
  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别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还可根据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范围等方面来辨析。
  (3)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再判断该句选何词。比如“门庭若市”中“市”本身有“市场”之意,如果用来形容“集市”就错了。如“集市上人很多,熙来攘往,门庭若市”这个句子明显存在错误。
  典例:【2016年中考湖北孝感卷】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2分)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       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        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      ,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  内容  脱颖而出  境界 B.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