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10个字。
专题五辨析与修改病句
考点透视
辨析语病和修改病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大部分省市试卷中的必考题型。(1)辨析病句的基本要求:能准确判断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的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习惯等方面判断句子的表达是否得当。(2)病句修改的基本要求:能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对病句进行恰当修改;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3)常见的考查形式:病句的辨析,一般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判断加改错类的主观题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方法点拨
1.辨析病句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果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找出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我们都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不合习惯,结合此句,正确的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益。(主干为“使我受教益”,明显为主语缺失,应去掉“通过”或“使”)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可仿造“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等,可发现这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中小学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上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2.辨析病句的技巧;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或表意不明。例如:
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缺主语,也叫“使”字病句)
②在校庆八十周年展出的一系列图画作品,完全是由在校学生创作的。(介词“在”赘余)
(2)看到动词不放过
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例如:
①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动词“使用”“输送”和主语“发电量”不能搭配,可把“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