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字。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练习题(5)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积累运用
1. 读写下列词语
尖厉 雄伟 骤然 风筝 车厢 窗棂
2. 文学常识填空:
食指原名 ,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 1968 年的作品《 》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并对诗人北岛影响深远。
2. 郭路生 相信未来
二、阅读鉴赏
㈠ 阅读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北京在我的脚下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已经缓缓地移动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然后对她亲热地叫喊: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 年 12 月 20 日
注释: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大量城市“知识青年”被有组织的安排离开城市,上ft下乡,到农村去劳动、定居。这场带有强制性的运动改写了一代人 的命运,使知青一代滋生出文化和政治上的叛逆倾向。
3. 这首诗的题目中的“四点零八分”有几层含义?
3. ①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②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是诗人以及诗人所 代表的无数知识青年的个人命运记号;③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浓缩了“文化大革命”这一特 定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
4. 通过分析,找出诗中有哪些“幻觉意象” ,并任选一例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 【示例一】:“剧烈地颤抖”的“北京车站”
“剧烈地抖动” 的车站是诗人正在颤抖的心灵的外化。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的迷惘、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示例二】:“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化用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自古以来,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
【示例三】:“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离家的诗人感觉自已的前途就像风筝一样飘摇不定, 同时希望风筝的线牵在母亲手中, 既写出了诗人失落和迷惘,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
【示例四】: “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这是物我颠倒的错觉, 出现这样的幻觉是为了表现作者感觉到已经被北京抛弃了, 被时代和文明抛弃了。
5. 最后一段中“抓”字很抢眼,作者为什么“抓” ,抓什么?这个动作表现了当时作者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5. ①知青的上ft下乡有着一种远离主流、走向边缘的深层命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