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20:诗歌鉴赏(一)-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doc
专项训练21:诗歌鉴赏(二)-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doc
专项训练22:诗歌鉴赏(三)-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doc
专项训练23:诗歌鉴赏(四)-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doc
专项训练二十 诗歌鉴赏(一)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学科王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1)诗的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你简要分析这两句是怎样写景的。
(2)诗人为什么说“只堪图画不堪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离果州作
陆游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
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
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注】诗人走上了他渴望已久的军旅道路,赴任途中经果州时写下了此词。
(1)词的上阕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后有变化,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是通过何种意象来描写哪一时节的景色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
……
专项训练二十一 诗歌鉴赏(二)
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夏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分别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
(2)两首诗都写到了鸟鸣,寇诗是“燕语”,苏诗是“莺声”,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寇诗主人公和苏诗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
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山 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1)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
……
专项训练二十二 诗歌鉴赏(三)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闻觱篥
杜 甫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
专项训练二十三 诗歌鉴赏(四)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鼻城
苏 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三国时期蜀魏古战场所在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点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写出路上出征的士兵来往频繁。
B.领联紧承首联展开,写蜀地山势险峻的意图与李白《蜀道难》不相同。
C.诗人入蜀的旅途是艰辛的:有暗夜穿行的孤独,也有大河难渡的担忧。
D.本诗写诗人游历石鼻城的所见所感,前三联在意境上明显区别于尾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道边修竹水潺潺”之句。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
谢 逸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脍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1)“笛声吹彻云山翠”的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表达技巧。
(2)围绕“渔事”,词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