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6860字。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选择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百舸(gě) 签署(qiān) 弭谤(mí) 鼓瑟吹笙(shēng)
B. 团箕(jī) 蜕变(tuì) 菲薄(fěi) 放荡冶游(yě)
C. 氾南(fàn) 镣铐(liào) 袅娜(niǎo) 叱咤风云(chà)
D. 刀俎(zǔ) 赎罪(shú) 肄业(sì) 蓊蓊郁郁(wēng)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一些字音进行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强化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项,弭,应读作mǐ;
C项,氾,应读作fán;咤,应读作zhà;
D项,肄,应读作yì;蓊,应读作wěng。
故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沧茫 切磋 租赁 凄婉迷茫 急不遐择
B. 鲰生 踯躅 敷衍 桀傲锋利 责无旁代
C. 徘回 樊笼 蹒跚 九宵云外 无动于衷
D. 斑斓 贻误 撰写 忸怩不安 束之高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一些字形进行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形进行强化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项,沧茫,应写作“苍茫”;急不遐择,应写作“急不暇择”;
B项,桀傲,应写作“桀骜”;责无旁代,应写作“责无旁贷”;
C项,徘回,应写作“徘徊”;九宵云外,应写作“九霄云外”。
故选D。
3.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金柳的艳丽与温润,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极度迷恋。
B.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文明人”指野蛮残酷的反动派。
C.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用了通感手法,表现了荷花的清香之味时有时无,隐隐约约。
D.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使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恩格斯内心的无比悲痛之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做好这类题,应首先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八种常见修辞格的特点及运用,还要能够辨析运用经常出现的借代、反语、引用等修辞手法。
A项,“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非“拟人”手法。
故选A。
4.下列各句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④张良出,要项伯
⑤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⑥何方圜之能周兮
⑦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⑧不能喻之于怀
A. ①②⑤⑥ B. ③④⑧ C. ①②⑦⑧ D. 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要求考生能够掌握课本中出现的通假字,也能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推断出文言文段中出现的通假字。
①知通“智”,③卒通“猝”,④要通“邀”,⑤说通“脱”,⑥圜通“圆”,⑦冯通“凭”; ②⑧不含通假字。
故选D。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遗留
B. 将子无怒 将:愿,请
C. 文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 举酒属客 属:劝人饮酒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