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770字。
[考向定位]
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讲究图文并茂。高考对于考生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频率居高不下,且有由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向阅读、写作模块蔓延之势。其特点有:
1.选材贴近生活。试题所选材料多数是与社会现实有联系的新闻图片、漫画、调查图表、徽标等,紧跟时代脚步。
2.试题形式稳定。试题的考查点多集中在描述内容、揭示寓意、总结规律、说明要素等方面。
3.不同类别材料轮番考查。漫画、徽标、图表、邮票、新闻图片、构思框架图等类型一般一两年轮考一次。
4.命题纵向深入。高考图文转换类试题逐渐成熟稳定,但每年都有新题型出现,如201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将漫画与诗句结合命制了一道图文转换类的选择题,2017年、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将阅读理解与图文转换相结合进行命题。
1.(2019•天津卷)某初中校就“喜欢的榜样类型”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图的统计结果,就今后的榜样教育向学校提两条建议。要求:不能出现数字。(4分)
(改编自2019年4月11日《中国教育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图表的能力。本题所给图表是有关某初中学生“喜欢的榜样类型”的柱状图,根据图表统计结果可知,学生所喜欢的榜样类型“父母、师长、同学”“影视明星”“英模劳模”“科学家”“政商界精英”的比例均不足50%,且依次减少;有近15%的学生“没有榜样”。其中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这一现象需要鼓励;以“英模劳模”为榜样的学生少于以“影视明星”为榜样的学生,这说明“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还需多宣传,以扩大影响,对以“影视明星”为榜样的学生则需要加以正面引导;对“没有榜样”的学生群体要加以关注。选取其中两条向学校提出建议即可。
[答案] ①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②多宣传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③对崇拜影视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④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