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260字。
一、文言文阅读
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春》和《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普希金,俄国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著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D.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会试、乡试、殿试三级,会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2.《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
B.《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
C.“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大学》,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内在本质的探究来获得真知,开启智慧。
D.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新唐书》《明史》等,这些史书采用的是编年体体例。
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又题为《忠义水浒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滕王阁序》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一句,“请缨”指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以指投军报国;“弱冠”,古代以十八岁为弱年,行冠礼,以示成年。
C.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路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了此片序,是一篇骈体文。
D.《陈情表》中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制度的“秀才”含义不同。
二、选择题
5.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B.“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国子先生,唐代对国子博士的尊称。唐代主管教育的机构为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等七学,各学置博士负责教学。
D.“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序”是一种文体,主要分书序和赠序两种,如《送李愿归盘谷序》《伶官传序》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