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30字。

  《劝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的是先秦诸子散文《劝学》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主要学习先秦历史散文。
  2、单元要求:学习本单元,要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
  3、课文特征:《劝学》围绕着“学习”这个话题,主要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作用以及学习的态度,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劝学》的目的在于鼓励学习,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的教育。
  根据学情我计划安排3课时完成教学。这里重点说明一下第二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1、新课标中明确规定高中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基础上,读懂文章内容。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一:知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并理解其涵义。此处留空,是为了让学生在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时再填写一次,以加深认识、加强印象。
  2、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而写作是语文最大的应用。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二:认识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自己观点的,从中汲取写作的经验
  3、新课标提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三:领会议论中使用比喻的效果
  (二)说重难点的确立
  这篇文章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全文短短200字,却能表达出三层意思六个方面,说得明白流畅,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论证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据课文特征我确立了本文的重点难点之一:认识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自己观点的,从中汲取写作的经验。
  另外,新课标提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