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10字。
《过秦论》教案设计
倪佳
教学目标:
1.感受这篇史论铺张扬厉的气势与文风
2.了解文章的主题
3.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
4.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重点:
1.文言词语积累
2.秦朝灭亡的主要过失
3.铺张扬厉的文风
教学难点:
1.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
2.作家深邃的思想穿透力
3.重点文言词语识记
教学手段:
1.以讲授为主,辅以必要的朗读录音,感受本文的文风
2.辅以必要的幻灯片配合教学需要
课时预计:三课时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分析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讲授课文,领悟写作意图,了解作者政治主张的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第三课时: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体会本文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逻辑严密,文辞优美的特点,并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准备
朗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翻译,课上组织竞赛;
搜集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识记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可以请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准备好,上课时相互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二、整体感知
(一)播放课文朗诵,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崤函(xiáo)、囊括(náng)、连衡(héng)、合从(zòng)、陈轸(zhěn)、召滑(shào)、翟景(zhái)、逡巡(qūnxún)、镞(zú)、流血漂橹(lú)、鞭笞(chī)、藩篱(fānlí)、隳(huī)、镝(dí)、践华为城(huà)、瓮牖绳枢(yǒu)、氓隶(méng)、倔起(jué)、阡陌(qiānmò)、赢粮景从(yíng yǐng)、锄耰棘矜(yōuqín)、銛(xiān)、长铩(shā)、谪戍(zhé)、度长絜大(duóxié)、万乘(shèng)、(幻灯片)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三)默读,分组讨论: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