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440字。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仿真模拟信息卷&押题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卜相应的位置上。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卜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卜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探寻中华文化古籍时虽未曾发现“图腾”这一词语,但自古以来先人们将或具象或抽象的物体造型树立为民众精神崇拜的标志,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信仰,在今天被人们确立为“图腾”概念在华夏悠久灿烂的法律文化长河中,图腾信仰实际很早便已确立,独角神兽—獬豸,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个性鲜明的中华法图腾标记。
  獬豸又称为“廌”,“廌”在古意中为“触不直者”,加偏旁“氵”即为古体的“法”(灋)字,《说文解字》中注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每遇疑难案件无法直接决断时,皋陶则将獬豸牵出以作评判,体现出我国古代疑难断狱制度中所秉持的“神明裁判性”。与此同时,皋陶借獬豸断狱也并非个例,在《墨子》一书中,也曾提到楚国官员使用一头羊来裁断疑难案件的故事,根据“廌”字带有鹿字头的意象感知,虽然今天我们无法定论上古时期此种神兽是否真实存在,但毋庸置疑的是,正是基于古人对于正义的强烈渴望,以一种朴素并理想化的见解认知,把獬豸作为评判道义是非曲直、彰显律法公正无私的象征物。
  通过獬豸利用头顶直角辨别善恶的方式,我们又可隐约感知到古代社会对于司法程序的理解和认知。所谓“触不直者,去之”,可见古时司法者更多注重案件纠纷的实体性处理。獬豸的生成与信仰在一定层面上也折射出古代自然法观念的盛行自然法原则从来不是具体细微的,它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抽象法则体系,多借助于某种古老的、朴素的传统认知,将人类世界的理想追求依附于一种客观主体,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观念文化气息,赋予了特定民族群体的独特文化性格和精神。
  獬豸作为法律图腾信仰,又与“天道”“人道”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道”被视为统摄宇宙万物、行乎天地人心的规律和准则,“道”是一种自然秋序,獬豸以其带有神化的感知“直与不直”也就是人类理想附托的“自然之道”。与獬豸威严的怒目圆睁迥然相异的是西方法律图腾—手持天平利剑却蒙目而立的正义女神,“天平”表示公平正义;“利剑”表示追惩罪犯,决不姑息;“蒙目”则寓意以心灵来观察,司法纯靠理性法律同时又是一种建立在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理想观念基础上、并最终以制度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社会治理方式,中西方法文化理念虽各有差异,但主旨无外乎追求一种人间正道,民族认同与文化背景的殊异,正义实现方式及治理模式自然有所区别,故也就无所谓苛求追求公义的高下之分了。时见今人从人治与法治层面,衡量对比中国古代传统法图腾“獬豸”与西方法律象征“正义女神”的价值隐义,却难免有偏颇之论,这又需我们客观而非偏狭地融汇体悟本民族独具特点的传统文化背景及其积淀因素,对其法律文化隐义加以理智辨析了。
  (摘自康民德《解读中华法图腾的文化隐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图腾是先人用或具象或抽象的物体造型树立的精神崇拜的标志,是独特的文化信仰。
  B. 獬豸作为古代断案神兽是否存在无法确定,因此也无法确定它是否能彰显法律公正。
  C . 獬豸用头顶之角辨别善恶,“触不直者,去之”,体现我国古代自然法观念的盛行。
  D.中华法图腾獬豸与“天道”“人道”有着紧密的关联,因为“道”对人心有威慑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在对“图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獬豸是中华法图腾标志的观点。
  B.文章引用《说文解字》中对“鹿”与“1”意思的阐释,从造字的角度解释了中国法图腾的文化隐义。
  C.文章将獬豸与西方正义女神进行对比,说明了今人对西方法律文化的理解存在偏颇。
  D.文章以独角神兽獬豸穿为中心内容,从古到今,探寻其古代文化内涵,阐述了中华法图腾的独特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獬豸远古就多用于审理疑难案件,秉持“神明裁判性”,审判者坚信不会出现不公平。
  B.“触不直者,去之”包含审判惩治双重含义,“触不直者”是审判,“去之”是惩治。
  C.自然法原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所以才促成了獬豸这一法图腾的生成与被信仰。
  D.只要客观融汇体悟本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就能公正地评价中西方法图腾的价值隐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材料一:据NBC新闻网站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在2017年6月1日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巴黎气候协定有195个国家参与,其目的是防止全球气温升高2℃以上,在2016年11月份正式生效促使各国达成这项协定的原因是,全球科学界压倒性地一致认为,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全球气温的上升是人为活动造成的。
  巴黎气候协定并不是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定这项协定号召全球各国应自愿承诺减少排放,并定期更新减排进展的信息。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在任期间曾承诺,美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