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10字。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类强化学案
  一、常见的人物形象题设问方式
  1.某两句中向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2.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或者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3.诗歌运用哪些手法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鉴赏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弄清诗歌形象三要点:
  (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
  (2)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手法? 
  (结合小说里面塑造为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等。 
  (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例1. 阅读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例2.阅读贾岛《题李凝幽居》,完成有关问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填空: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李凝的隐者身份。
  (1)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 ”(邻居不多)、少人来(“草径”、“荒园”)、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2)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他对李凝隐逸生活的向往。使作者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