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0高考语文题型突破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型突破14.doc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型突破17.doc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型突破18.doc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突破1.doc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突破3.doc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型突破11.doc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突破7.doc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突破9.doc
2020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突破23.doc
2020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突破24.doc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讲 题型突破,提升解题能力
  题型突破14 综合选择题——走稳定“三步骤”,明确“10类型”
  [对应学生用书第165页]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①
  杜牧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②,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③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④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注] ①张祜:唐代诗人,家世显赫,初居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被元稹排挤,遂至淮南,隐居以终。②黦(yuè):污迹。③百舌:一种叫声婉转的鸟。④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
  ★1.(古代诗歌鉴赏)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来南亭所看到的美好风光。
  B.第三句写桃花满山遍野开放,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
  C.“独步长堤不见人”,这“人”可指任何人,也可指诗人的朋友张祜。
  D.“独送春”运用拟人手法,以梨花送春,照应题目中的“残春”二字。
  解析 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B项,“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不恰当。“一岭桃花红锦黦”的意思是一岭桃花渐残,像红色丝绸沾上了污迹。故选B项。
  答案 B
  2.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对张祜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独步长堤不见人”写诗人自己一人独行没有朋友相伴,这里的“人”指朋友,也就是指张祜,表达对张祜的思念之情;“高枝百舌犹欺鸟”,意思是高高的树枝上,百舌鸟欺负其他鸟,结合注释可知,诗人用百舌鸟欺负其他鸟,象征张祜遭元稹排挤,这是为张祜的遭遇而打抱不平。最后一联“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意思是要想知道才华横溢的张仲蔚现在在哪里?他正在林中吟诗做隐士。参考注释③可知,诗人借张仲蔚这个典故,把张祜比作张仲蔚,写出张祜被迫隐居、有才华不能施展的境遇,表达出诗人对张祜的深切同情。
  答案 ①对张祜的思念之情,诗人南亭散步时看到美丽的春光,却不能与朋友一起欣赏,因而勾起了对张祜的思念;
  ②为张祜的遭遇而打抱不平,诗人用百舌鸟欺负其他鸟,象征张祜遭元稹排挤;
  ③对张祜的深切同情,诗人借张仲蔚这个典故,表达对张祜的被迫隐居、有才华不能施展境遇的深切同情。
  二、(2019•合肥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元日示宗武①
  杜甫
  汝啼吾手战②,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注] ①武:杜甫次子。②战:通“颤”。
  ★3.(古代诗歌鉴赏)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暗扣“元日”来写,有新年添岁之意,然而添岁,于垂老者来说是身随年老,于青少年则是身随年长。
  B.“处处”两句感慨羁旅漂泊、处境艰难,强调自己和家
  ……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讲 题型突破,提升解题能力
  题型突破18 诗歌情感题——理顺情感“三步骤”
  [对应学生用书第169页]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
  C.“青春”指春天,“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D.两首诗都运用对比的手法:王诗用枣花、桑叶与牡丹进行对比,袁诗中苔花与牡丹形成对比。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本题中,D项,“两首诗都运用对比的手法:王诗用枣花、桑叶与牡丹进行对比,袁诗中苔花与牡丹形成对比”中“袁诗中苔花与牡丹形成对比”错误,“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二者并未对比。故选D。
  答案 D
  ★2.(分析情感)这两首咏物诗各自借所咏之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中,《咏牡丹》借“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来表达感情,其意思是: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长枝。此二句描写牡丹开着耀人眼目的花却“不成一事”,表达对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的鄙视。《苔》借“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表情达意,其意思为:微小的苔花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牡丹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表达了作者对不自惭形秽而努力展现自己的精神的赞美。
  答案 《咏牡丹》借描写牡丹开着耀人眼目的花却“不成一事”,表达对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的鄙视。《苔》借微小的苔花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牡丹花一样开放的权利
  ……
  专题六 语言文字运用
  题型突破24 表达得体题——巧走“五步”更得体
  [对应学生用书第180页]
  1.(2020•焦作一模)下面是某邀请函的草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尊敬的王教授,您好!贵校将于今年10月1日举行百年校庆活动。您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惠顾母校。学校正在收集校友著作,您是否方便将您的大作敬赠给我们。校庆活动中,还想请您作大会发言,相信您的讲话一定会对青年学子有些许帮助。如果有特殊情况,请及时给我们说一声,谢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根据交际的语境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①“贵校”是对你们学校的尊称,贵是敬辞。语境中是说自己的学校,可改为“学校”;②“惠顾”指光临,惠临,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语境中要表达我们邀请王教授来学校之意,可改为“光临”;③“敬赠”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为,一般指谦辞。此处语境是想让王教授赠送给学校作品,可改为“赠送”;④“些许”指一点儿。语境中是要表达王教授的讲话会对青年学子的帮助很大,“些许”用于此处语境对王教授不是很尊重,可改为“很大”;⑤“给我们说一声”口语化,与这个邀请函的语体风格不一致,可改为书面语色彩的“告知我们”。
  答案 ①“贵校”改为“学校”。②“惠顾”改为“光临”。③“敬赠”改为“赠送”。④“些许”改为“很大”。⑤“给我们说一声”改为“告知我们”。
  2.下面是某校毕业生写给母校80年校庆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惊闻母校八十华诞,我百感交集!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那几年,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饮水思源,永难忘怀!敬爱的老师,我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祝愿莘莘学子们学业有成!
  (1)________改为:________
  (2)________改为:________
  (3)________改为:________
  (4)________改为:________
  (5)________改为:________
  解析 ①“惊闻”,吃惊,觉得不可思议,有点在意料之外的心理感受,应改为“欣闻”或“喜闻”;②“兄弟”,形容和老师的关系不合适,应改为“亲人”;③“倾听”,细心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