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30字。
连续性文本阅读(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林丰俗:印章盖下去就是你的脸面
端阳时节,凤凰花开,不觉想起林丰俗先生。
他笔下的凤凰花极富感染力,那幅创作于1972年的《公社假日》让人过目难忘:火红的凤凰花下,如释重负的人们骑车穿行,轻松喜悦的神态与鲜艳怒放的凤凰花相映成趣,人与自然的和谐,真实亲切的生活气息,让人们在铺天盖地的样板戏和宣传画之外窥见真正的艺术之美。
如今提起林先生,知道的人已经不多。广州美术学院的陈侗老师称他为“20世纪中后期岭南最重要的山水画家”。如此举足轻重的画家,生前却从未举办过大型个展,低调得难以想象。
林丰俗本姓施,1939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县彩塘镇一个铁匠家庭。适逢日寇占据,禁止民间打铁,生计变得艰难,家里孩子又多,只好把他过继给金石镇的远房亲戚。养父姓林,在新加坡务工,家境相对宽裕。林母将他视为己出,爱护有加,尽力培养,除供他上新式学校之外,寒暑假还让他入读私塾。林丰俗一生钟爱诗文,在古文方面积淀深厚基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林丰俗小时候就因为热爱家乡祠堂庙宇装饰画,开始自学绘画,初中时已经能画梅兰竹菊,高中时受过李屏周先生指点。1959年考进广州美术学院,受关山月、黎雄才、卢振寰等名家栽培。他觉得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基础不扎实,所以在学业上特别刻苦。
1964年毕业,分配到怀集县文化馆工作。之后几年,一直在粤西北山区,种地、造林、卖杂货、搞宣传,就是没有好好画过画,一直身处各种“运动”之中。
1972年有过一次全国画展。已经整整八年没画过山水的林丰俗激情难抑,一口气创作了《石谷新田》和《公社假日》。清新脱俗的田园诗意,活泼浓烈的生活气息,超越了当时的命题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两幅作品都参加了大展。
1975年,林丰俗调任肇庆群艺馆副馆长,搬进肇庆众多文艺单位聚居的一个称为“独立营”的片区内。由于他有学问,好相处,大家都喜欢找他请教、交流,他家因此成为当地的“文艺交流中心”。
1981年底,林丰俗开始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全身心投入到山水画的教学当中,直至退休。教学上林丰俗一丝不苟,对学生的基础训练要求非常严格;在艺术观念上他和学生平等交流,不认同的观点,从不反驳,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旁敲侧击,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思考和领悟。他强调画外之功,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深入生活,从自然与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不要像我”是他提醒学生最多的一句话。在生活上他对学生十分关心,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他都亲自过问,给予帮助。
林丰俗待人和善、谦虚,说话慢悠悠,声音不大,面带微笑,朋友和学生都称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其实他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在生活和艺术理念方面尤为执着。在创作《石谷新田》的时候,一开始黎雄才先生批评他石头画得太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