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8份)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1 .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2 .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3 .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4 .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5 .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6 .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7.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8 .doc

  考点专练(一) 语言文字运用
  一、字词句基础
  1.(2019•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永驻心中,即便身形羸(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及字形的能力。A项,挫cuò;B项,彤tóng;D项,熠—奕。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座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吴堡。“邑枕黄河”的吴堡,是陕北通往华北的桥头堡。在吴堡黄河古渡旁,矗立着吴堡的红色地标“毛主席东渡纪念碑”。沿着黄河岸边格外崎岖的山道,汽车一路颠簸,开上吴山,地势在纵横沟壑和成林枣树掩映下不断升高。【甲】吴山之巅,有一座石城环山抱水,拔地通天: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悬崖为堑,南为绝壁天险,北为咽喉狭道。【乙】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华夏第一石城”——古吴堡石城。千余年来,吴堡虽饱经战争创伤,却始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未被破城。这座无坚不摧的天堑雄堡,使吴堡成为享誉天下的“铜吴堡”。【丙】古吴堡石城年代久远,据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刘裕子刘义真于长安,遂虏其部,筑城以居之,号曰吴儿城。”石城不大,城内建筑大部分为石砌窑洞式;各式建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遍布全城。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       B.格外 
  C.无坚不摧  D.星罗棋布
  解析:选C 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此处不合语境,可以改为“坚不可摧”。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格外:副词,表示超过寻常。星罗棋布:形容多而密集。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B 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改为名闻天下的“华夏第一石
  ……
  考点专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一、字词句基础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学识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以文化道德的力量教化乡民,反哺(bǔ)桑梓,对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bì)益。
  B.“鸿门宴”的故事自从上了司马迁那本史家绝唱《史记》以后,那个西楚霸王项羽因为放走了刘邦,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拙(zhuó)于心计的名声就不胫而走,成为千年以来学者名士挞伐的对象。
  C.宋代是安岳石窟的黄金时代,其中以圆觉洞的飞天石刻造像闻名。此前中国飞天大多出现在壁画中,石刻飞天寥若晨星。安岳石窟逐渐摆脱了五代的桎梏(gù),佛龛(kān)气势灰弘,佛像大多大于真人。
  D.当下年轻人有着社会转型的“时代烙(lào)印”,却鲜受传统文化精华的浸染。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裹腹,衣不保暖,而是踯(zhí)躅于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堕落与颓废。
  解析:选A B项,拙—zhuō;C项,灰—恢;D项,裹—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宣纸名噪艺林,关于其生产技艺,历代的制造者都讳莫如深。但其所带来的财富和商机却使它自古以来便受到众多觊觎。历代都有能工巧匠苦心孤诣钻研宣纸技艺。根据可考资料国外仿制宣纸的企图也层出不穷。【乙】可从结果来看,移地仿制的“宣纸”无论是润墨性,还是拉力、洁度,都与真品大相径庭,即便是造纸历史悠久的日本也是如此。在饱受挫败后,日方也断了仿制的念头,直接向中国购买。
  【丙】宣纸的秘密真的如此深藏不露吗?然而,宣纸专家却告诉我们,如今不仅买到宣纸即可化验出成分,大致的工艺流程也是妇孺皆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宣纸已经“无密可守。”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      B.觊觎 
  C.层出不穷 D.妇孺皆知
  解析:选A 应用“对”或“对于”。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
  考点专练(八)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一)(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临川汤先生传
  邹迪光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至掩卷而诵,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
  【注】 ①江陵公:指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②蹠戾:乖舛,谬误。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试必雄其曹偶 雄:称雄
  B.酬以馆选 酬:应酬
  C.以乐留都山川 乐:喜爱
  D.为所不知后人计 计:考虑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酬”意为“酬谢”。“酬以馆选”的意思是“用选任馆职来答谢他”。故选B。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
  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
  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