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7970字。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2)天时不如地利,                       。   
  (3)                    ,                  !风雨不动安如山。
  (4)予独爱                        ,                             。
  (5)                   ,                  ,此事古难全。 
  (6)近年来,尊师重教气氛浓厚,社会对教师的期许日益增多,人们都希望教师一直无私奉献着,就像诗句中写的那样:“                   ,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虚妄   愧赧(nǎn)    怅(chàng)然    矫(jiǎo)揉造作    形销骨立
  B.作辑   体恤(xù)     宽宥(yòu)      自惭形秽(huì)    如雷灌耳
  C.箴言   豢(huàn)养   嗤(chǐ)笑      孜孜(zī)不倦     鸠占雀巢
  D.阔绰   亵(xiè)渎    诓(kuàng)骗     心无旁鹜(wù)    根深蒂固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各小题。(3分)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二句歌颂的是一种刚烈的人生,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A(崇高   高尚)气节。中国古代士大夫讲为人处世之道,或以宁死不辱为美德,或以“大丈夫能忍胯下之辱”为可贵,故同样是解读项羽之死,唐代杜牧的《乌江亭》诗就作出了与李清照完全相反的判断,认为项羽应该过江,“包羞忍耻”,以期“卷土重来”。但是,这两种为人处世原则的道德价值是不一样的。当外敌入侵、烽烟四起、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的紧急关头,“包羞忍耻”往往成为B(苟且偷生   苟且偷安)者的遮羞布,这时,发扬宁死不辱的刚烈精神就是尤为重要的了。正因为如此,李清照的这句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杜牧的诗就不免视为强作翻案之语。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A:           B: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1分)
  4.下面是《祖国,烙在我的日月星辰》中两节诗,仿照其句式,另写一节诗。(3分)
  我时常在梦里醒来            我时常在梦里醒来                                              
  彷佛眼前浮现着绰绰人影      彷佛鼻尖弥漫着幽幽清香                                    
  那黑土地上碾出了沟壑纵横    那大洪水冲不垮五十六朵花                                 
  门庭堆满谷物,也堆满欢笑声  花团锦簇彼此,也锦簇着山河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英雄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李俊、武松、李逵、方腊等人最具神采。
  B.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樱桃园》等。
  C.辑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
  D.“记”,古代的一种综合运用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表达方式的游记类散文, 如《小石谭记》;“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如《爱莲说》《马说》。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10题。(16分)
  为学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①之昏②,不逮③人也,吾材④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⑤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⑥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⑦有二僧:其 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⑨。
  【注释】:①资:天资,天分。②昏:愚钝。③逮:到,及。④材:才能。 ⑤倍人:“倍于人”的省略,高出别人。⑥鲁:迟钝、不聪明。⑦鄙:边远的地方。⑧自力者:自求上进的人。
  6.请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 句。(3处,3分)
  旦 旦 而 学 之 久 而 不 怠 焉 迄 乎 成 而 亦 不 知 其 昏 与 庸 也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