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70字。
第5课 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文章不仅有严谨巧妙的结构,而且还有绚丽华美的语言。这优美的语言中既有堆红叠翠的亭台楼阁,又有百姓的叹息、宫女的啜泣、帝王的呵斥、戍卒的呐喊之声。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樊川先生”。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望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后在江西、淮南等地军府任幕僚多年。后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最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的文学创作中,诗歌的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作比,称他为“小杜”;又将李商隐与他合称为“小李杜”。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矛盾异常尖锐,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既愤慨而又痛心的。因此,杜牧写作《阿房宫赋》,欲借阿房宫来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借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来劝告当朝统治者,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唐敬宗李湛能励精图治,富民强兵。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廊腰缦回 màn 直栏横槛 jiàn
媵嫱 yìnɡ qiánɡ 锱铢 zī zhū
辘辘 lù 庾 yǔ
2.解多义
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
族庖月更刀 众
3.辨活用
(1)朝歌夜弦
歌、弦:名词活用为动词,唱歌、弹琴
(2)楚人一炬
炬:名词活用为动词,放火
(3)可怜焦土
焦土:名词活用为动词,成为焦土
(4)骊山北构而西折
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5)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工具,乘辇车
(6)朝歌夜弦
朝、夜: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在早晨、在晚上
4.分古今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常用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韩魏之经营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筹划并管理;计划和组织等。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值得怜悯。
5.明句式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判断句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判断句
(3)多于南亩之农夫 介宾短语后置句
6.积名句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层层递进,设置悬念,为下文蓄势
译文: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
点评:文章开头以四个三字句发端,一句一意,层层递进,起笔雄健。乍看似乎仅仅是叙事,实则于叙事中寓褒贬。前两句极言秦兴之骤,实为下文议秦亡之速埋下伏笔。“六王”为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