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7690字。
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28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这些经历过千年兴衰的土地,曾经是马蹄翻飞,鼙鼓动地的战场,在经过世界翻复、鹿鼎频争的烽烟之后,已经变得和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了,现代文明已深深地弥漫其中。可是,只要你抽身出来,到郊原,到旷野,你仍然会感慨不已。这方土地曾经有过的英雄气概和草莽纷争,并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飘散,只要你有心撩开一角,那些带有图腾、饕餮、甲骨、金文的古风就会铺面而来。这方水土总是与粗犷豪迈阳钢放纵结缘。
A.鼙鼓动地(pí) 翻复(fù) 鹿鼎频争(pín)
B.弥漫(mí) 旷野(kuànɡ) 感慨(kǎi)
C.流逝(shǐ) 撩开(liáo) 图腾(ténɡ)
D.铺面而来(pū) 粗犷(ɡuǎnɡ) 阳钢放纵(zòn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及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解答】A.“翻复”中的“复”应改为“覆”。
B.正确。
C.“流逝”中的“逝”应读作“shì”。
D.“铺面而来”中的“铺”应改为“扑”。
故选:B。
【点评】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缕”读lǚ而不读lǒu,“咯血”的咯读kǎ,不读kè等。
(2)形近字的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容易混淆。
(3)多音多义字的误读。如“发卡”、“关卡”中的“卡”读qiǎ不读kǎ.“角色”中“角”读jué不读jiǎo。
(4)成语中某些带有通假现象的文字和读音。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 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我们往往败下阵来。我一次次在 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 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记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
A.千方百计 无可比拟 注意 B.费尽心机 无可比拟 注视
C.费尽心机 无与伦比 注意 D.千方百计 无与伦比 注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时注意要从词语意义轻重、意义侧重点、感情色彩和语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
【解答】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费尽心机”是贬义词,不合乎“作者”“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语境。所以空一应填写“千方百计”。无可比拟: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用于“语言搭配”,空二应选择“无与伦比”。注意:把心思、思想放在某一方面。注视:注意地看。语境是说“大师们”看着“后人”,所以空三应选择“注视”。
故选:D。
【点评】此类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意义轻重不同。
(2)意义侧重点不同。
(3)范围大小不同。
(4)适用对象不同。
(5)感情色彩不同。
(6)语体色彩不同。
(7)语法搭配不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B.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会导致“超级真菌”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
C.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学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词都会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
D.《战狼Ⅱ》《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